三种常见的粗饲料加工方式发表时间:2022-03-17 16:15作者:驰邦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,发现常用的粗饲料加工调制方式,主要可以分为三种:物理方式,化学方式以及生物方式。不同的粗饲料需要用到不一样的加工方式,不同的加工方式,其优缺点也各不相同。这里,我们大致对以上这三种方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,仅供参考。 ·物理方式 常用的处理粗饲料加工的物理方式,又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细分:1.粉碎与切断。一般用于需要处理的饲草料,长短尺寸根据饲喂畜禽的种类而定。常用的设备为粉碎机或铡草机。2.揉碎。将饲草料揉成丝条状,可直接用于饲喂,也可氨化、微贮或晒干储存,减少营养成分流失,便于下次饲喂。3.浸泡。为增加农作物秸秆的适口性,可适当放在水中/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,再投入饲喂。4.热喷。将物料装入饲料热喷机内,经过消毒、除臭、加工后,使其变得更有价值和营养的一种加工过程。采用物流方式处理饲料,虽然操作简单,成本低,但是只能有限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和采食量,在本质上无法增加并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。
·化学方式 常用的粗饲料加工处理化学方式,一般可细分为三种:碱化法。通过碱类物质的氢氧根离子打断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的酯键,使木质素溶于碱中而把它释放出来。常用的有石灰水处理法和氢氧化钠处理法;秸秆氨化法。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、液氨或尿素溶液,然后进行封闭处理,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及其饲用价值。日常用到的方法有堆垛法等;酸处理。顾名思义,就是使用硫酸等酸类物质处理秸秆饲料。通过破坏饲料内部的结构,从而提高消化率。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粗饲料加工,可以有效提高反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、采食量及适口性,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。
·生物方式 利用乳酸菌等一些有益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在适宜条件下,进行生长繁殖,从而分解饲料中一些难被畜禽消化利用的物质,达到软化饲料,改善味道,增加菌体蛋白质等有益物资,从而提高饲料适口性和营养价值。生活中常用的方式就有自然发酵,秸秆微贮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