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从经济学角度,剖析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发表时间:2022-02-28 14:54 (参考文献: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影响及经济分析) 对于畜禽养殖行业的污染问题,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解决。造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,从不同角度分析,你会发现不同的影响因素。从经济学角度分析,无论是散养的农户,还是专业养殖户,他们都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群体。因此,从经济学角度剖析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,显得更有意义。
通过大量调查研究,从经济学角度出发,我们可以简单从5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,它们分别为需求问题、利益布局、环境外部成本、农村资源产权及经济激励等。 首先,导致污染问题出现的主要问题,就是人们对畜禽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。虽然,相对于大米等主要粮食而言,畜禽产品的生活必须程度偏低,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。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,畜禽产品供给的增加,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畜禽养殖行业规模的扩大。而饲养规模的扩大,必然会导致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,导致环境被破坏。
其次,畜禽养殖业的生产布局是以利为先的。因为畜禽产品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和严格的保鲜性,其储存和运输上都具有很大的难度。从这些方面考虑,养殖户在生产布局的时候,会更多考虑到运输和储存成本,而对于养殖场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考虑较少。早期很多畜禽场都会选址在近郊,因附近消耗畜禽排泄物的耕地少,导致污染进一步严重。
第三,环境外部成本无法计入经营成本。污染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对他人造成的损坏,外部成本无法内部化到污染者。而规模化处理污染问题的环保设施成本较高,因缺乏一种激励机制主动控制污染,导致很多畜禽养殖场都会直接忽略不处理这些污染问题。
第四,农村资源产权不清楚。很多小规模的畜禽养殖户,会随意把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污水排入河流中,导致水体富营养化。在我国,农村地区的河流等区域属于公共财产,虽然每个人都具有使用权,但实际上不属于任何人。因此,没有人会去维护和改良这些公共资源。
第五,对于畜禽养殖户缺乏经济激励。在缺乏激励的情况下,养殖户不会主动去解决这些环境问题。一方面,我们缺乏一种优质的市场机制。虽然现在农业部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三品认证,但是在产品结构上,畜禽类产品所占比例不大,导致其优质产品难以体现其更优的价值,所以我国整体畜禽类产品的质量相对都不高。另一方面,科学的污染治理成本很高,很多农户都无法承担。
综上所述,解决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问题,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。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,还需要加大宣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,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。
|